大型項目甚至可以抵抗最嚴重的地震

交通、海事和通訊部長艾哈邁德·阿爾斯蘭表示,位於地震帶的土耳其的亞武茲蘇丹塞利姆橋和奧斯曼加齊大橋、歐亞隧道和馬爾馬拉隧道等巨型建築的設計和建造都是為了即使在2年一遇的非常嚴重的地震中也能倖存。

阿爾斯蘭部長在聲明中表示,他們仍然對18年前發生的被稱為世紀災難的17年1999月17日馬爾馬拉地震的痛苦感同身受,並表示,在XNUMX月XNUMX日深深震動土耳其並影響到所有公民生活的格爾居克地震週年紀念日之際,悲傷和痛苦再次湧上心頭。

阿爾斯蘭表示,他們從這場災難中吸取了重要的教訓,經歷了痛苦,“不幸的是,我們親眼目睹的不僅是地震,還有質量差的建築、質量差的建築、質量差的橋樑和隧道奪走了生命。 我國處於地震帶,要求我們學會與地震共存,做好隨時可能發生地震的準備。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在建造每條隧道、每座橋樑和每棟建築時,都將地震因素放在首位。” 說。

“舊橋已具備抗震能力”

阿爾斯蘭強調,土耳其的Yavuz Sultan Selim大橋和Osmangazi大橋等巨型建築位於地震區,能夠抵禦各種風的影響,並且能夠抵抗非常嚴重的地震,“我們的Osmangazi大橋和Yavuz Sultan Selim大橋去年投入使用,其設計和建造的目的是,即使在大約2年一次的非常嚴重的地震中,也能夠屹立不倒並發揮作用。” 另一方面,500月15日烈士大橋和法提赫蘇丹穆罕默德大橋已達到與奧斯曼加齊大橋和亞武茲蘇丹塞利姆大橋相同的抗震能力,並按照現行規范進行了抗震和結構加固工程。” 他說。

“歐亞大陸隧道,抗7,5級地震”

阿爾斯蘭強調,在伊斯坦布爾可能發生地震的情況下,穿過馬爾馬拉海的歐亞隧道和馬爾馬拉隧道等大型工程將是最安全的地方之一,並表示:

“歐亞隧道距離北安納托利亞斷層線16公里,在這種背景下,它的設計考慮了2年可能發生一次的最大地震。 考慮到地震荷載、海嘯效應和液化,該隧道按照最新國際標准設計和製造,並根據北安納托利亞斷層可能發生的500級地震,採用兩個抗震墊片建造。 即使在伊斯坦布爾發生7,5年一遇的地震時,在博斯普魯斯海峽下建造的系統也能繼續服務而不受任何損壞,而在發生500年一遇的特大地震時,只需少量維護即可投入使用。”

“馬爾馬拉是按照嚴格的地震規則建造的”

阿爾斯蘭解釋說,馬爾馬拉隧道的設計是考慮到斷層線上4個管段同時斷裂的可能性,並指出這樣的斷裂將產生7,5級矩的地震。

阿爾斯蘭指出,根據1999年馬爾馬拉地震後繪製的斷層圖,距離管隧道最近的斷層經過點有16公里遠,馬爾馬拉隧道是世界上迄今為止建造的最深的水下隧道,其設計在抗震方面有著極其嚴格的標準。

阿爾斯蘭部長表示,馬爾馬拉的建造目的是避免發生7,5級地震,安全風險為零,功能損失最小,沉管隧道和交匯處具有水密性,並表示:“馬爾馬拉的沉管隧道還安裝了預警系統。 該系統的建立是為了防止地震期間和地震後隧道外的列車進入隧道,並確保隧道內的列車被拉到安全的地方。 用了他的言論。

成為第一個發表評論的人

留下回應

您的電子郵件地址將不會被發表。


*